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1-04-26 09:00   审核人:

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现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若干名,热忱欢迎有志于材料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加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

 

一、招收类型

师资博士后。聘期2+3年。前2年入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考核优秀的,留校任教,聘全职特聘或百人计划人才。

计划内博士后。聘期2年。工作期满(有培养协议的除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介绍

广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19年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学士点及硕士点,重点开展新能源材料、光电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新型信息功能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和环境友好净化材料等五个研究方向。材料与化工整合了物理、材料、化学及土木工程优势科教资源,依托于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广州大学固体物理与材料研究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与背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节能环保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氢能与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环境友好材料及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平台。拥有各类型大型仪器设备如HORIB荧光光谱仪,Keysight半导体参数分析仪,热电性能测试系统,Instron的力学材料实验机,Struers双喷电化学减薄仪等,Solatron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价值上千万,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广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目前从事与材科有关的专职研究人员有27人,其中由教授(研究员)1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9人、讲师等7人组成了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出色、团结协作能力强的创新研究团队,包括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南粤优秀教师 1人。团队科研成果突出,近5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21项和省部级项目7项,学科成员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近年来发表在PRLAdv. Mater. ACS Nano 等高水平SCI论文近105篇,在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方面,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与比利时SCK研究所、美国西北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韩国高丽大学以及韩国东国大学等国际同行以及中国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台湾交通大学等境外同行有紧密的合作与交流。与深圳市东方亮化学材料有限公司以及东莞飞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有紧密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

 

三、合作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

方向1、清洁新能源转换材料及高性能器件

通过与中广核、中核集团及广东腐蚀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研究单位合作及新能源企业合作,重点研究先进核能关键材料的组织、结构、工艺与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的环境行为与失效机制、评价及控制,以及材料的设计、改性技术及研发;高性能半导体热电材料及器件开发:可实现电热直接转换的清洁能源,并在电子元器件、锂电池等的热管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热电材料构成的无振动制冷器件可以为信息器件的稳定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热电转换材料主要面向具有温差发电以及无振动制冷器件等应用,开展高ZT值热电材料探索研究。

合作导师

  zhangtao@gzhu.edu.cn

  kai.guo@shu.edu.cn

团组合作成员:

  lihan@gzhu.edu.cn

博士后可与合作导师和团组合作成员开展合作研究。

 

方向2、第四代(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量子功能材料、磁电复合材料

1)第四代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在紫外探测、传感、射频滤波及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中的应用;(2)量子功能单晶和薄膜材料的生长及其电学、磁学和热学性能;(3)磁电复合薄膜和软磁薄膜及其在射频器件中的应用。

合作导师

郑仁奎 zrk@ustc.edu

 

方向3、锂离子电池及储能材料

主要面向信息技术所需要的移动式能源供给,开展高储能密度、高效率且耐高温、耐疲劳特性的电容器新材料;先进锂/钠离子、高价金属阳离子电池阴极、阳极材料的研发。

合作导师

  kai.guo@shu.edu.cn

团组合作成员:

姚玲敏 emmiyao@163.com

邓青林 qldeng@gzhu.edu.cn

博士后可与合作导师和团组合作成员开展合作研究。

 

方向4、新型光电感测材料与图像处理技术

红外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针对激光雷达对红光探测材料和器件的需要,开展新型红外光探测材料和器件研究,包括频率上转换材料,低维材料等构成的器件;忆阻材料和仿生功能器件;敏感材料与器件:主要面向疾病无创检测应用气体敏感材料与器件研究,结合大数据技术,研究高灵敏、快速响应、高选择性、具有指纹特性的气体敏感检测材料。

合作导师

潘书生 sspan@gzhu.edu.cn

团组合作成员:

  binwang@gzhu.edu.cn

张绍林 slzhang@gzhu.edu.cn

博士后可与合作导师和团组合作成员开展合作研究。

 

各合作老师与团组合作成员介绍请浏览学院主页:http://spee.gzhu.edu.cn/sz/rylb.htm

 

四、应聘条件

(一)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

(二)符合以上团队研究方向

(三)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五、聘期待遇

(一)薪酬福利

年薪+公寓(租房补贴)+工会福利待遇,根据申请者学术水平、工作计划、创新能力、学术发展潜力等分ABC三类。

1.年薪应发36万元起(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其中A类业绩优秀的44万元起(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经费来源于国家(省)、市、学校。

2.可按学校规定租住学校公寓;如未租住学校住房,可享受2.4万元/年的租房补贴。经费来源于学校。

3.可申请落户我校常住户口、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享受体检等工会福利待遇。

(二)科研启动费

在站期间,可按规定申领广州市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20万元。

(三)项目申报

学校支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支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学者计划”“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广东省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博士后项目”和“广州市博士后国际培养计划”等项目。如获入选,将按相关政策提升待遇或发放奖励。

(四)职称评审

在站期间可参评职称,认定或评审通过后可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职称证书。

 

六、岗位职责

(一)与项目组合作进行相应课题的科学研究,承担项目组分配的科研任务。

(二)与项目组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

(三)协助合作研究团队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

 

七、关于出站留校

(一)师资博士后首个聘期(2年)出站考核优秀的,聘全职特聘讲师/副教授,签订3年聘用合同。出站考核优秀且业绩突出、符合百人计划人才引进条件的,经学校人才引进程序进入事业编制,另行商定聘用合同。出站考核达不到优秀的,按规定出站。

(二)计划内博士后出站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出站考核结果优秀的,可参照师资博士后进入第二个聘期。

 

八、出站留穗留粤后续资助

(一)人才待遇

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且未满40周岁的出站留穗博士后,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认定“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并享受相应服务保障待遇。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免租入住85平方米的高层次人才公寓或享受住房补贴100万元。

(二)安家费或住房补贴

1.期满出站后1年内到广州市属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聘用协议),或期满出站后1年内在广州市自主创业且符合其他条件的,按相关规定向市申请安家费30万元(市财政分两期发放)。

2.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内)获得博士学位,可申请“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出站后与我省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协议或劳动合同,并承诺连续在粤工作3年以上的,可按相关规定向省申请住房补贴40万元,但不重复享受广州市安家费待遇。

 

九、联系方式

请邮件联系以上各研究方向老师。

 

十、申请截止时间

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