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讲坛之中国空间站光学与紫外天文巡天
2018-10-19 17:20   审核人:

1018日下午,北京大学天文系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广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教授莅临我校开展主题为“中国空间站光学与紫外天文巡天”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张靖仪院长主持,学院党委陈泽龙书记、王洪光副院长、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樊军辉教授,以及200多名师生共同聆听。

    IMG_2271

首先,陈建生院士以我国空间站建设的战略意义为切入点,讲述了我国空间站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阐述了我国建设空间站已有的基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表达了我们建设空间站的决心。陈院士指出,我国将在2022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并投入运营,预计在轨运营十年以上。届时,国际空间站将退役,中国空间站作为太空唯一的空间站,将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然后,陈士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核心舱(管控中心)、实验舱I、实验舱II、载人飞船(“神舟”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飞船)五个模块。我国还将单独发射光学舱,与空间站同轨运行,内置一部口径为2米的巡天望远镜,开展光学和紫外天文巡天观测研究。巡天望远镜的设计性能优越,技术要求非常高,对推动我国向天文强国迈进意义重大。

    IMG_2268

随后,陈院士就“为什么要巡天?为什么要光学巡天?为什么要空间光学巡天?”这三个逐层深入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巡天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空间站光学巡天项目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空间光学巡天对天文学研究的必要性。通过与国际上同期巡天项目在光学结构性能、相机系统构成、数据产出等方面的对比,陈院士指出,中国空间站光学巡天计划将会与其他空间光学巡天项目形成互补。同时陈院士也指出,由于中国空间站光学巡天计划将产生海量数据,软件系统的研制迫在眉睫,需要更多大学的力量加入进来,他也表达了对广州大学参与这一项目的期望。

讲座的最后,张靖仪院长对陈院士的报告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随后与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学与陈院士进行了互动问答,气氛热烈。通过本次讲座,师生们从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不仅是一场精彩的科学报告,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在会后纷纷表示,陈院士不仅为中国天文走向世界前列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他心系青年,对科学的严谨追求,为祖国发展奉献自我的高尚情操十分鼓舞人心,今后将以陈建生院士为榜样,刻苦学习钻研专业技术知识,更好地担当起青年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