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
2020-03-06 21:28   审核人:


尊敬的用人单位:

您好!感谢贵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我院毕业生的肯定。

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我院暂停接待用人单位进校洽谈及招聘等工作,为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影响,学院决定启动线上云招聘模式,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学院简介

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有着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天文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物理电子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学科教学(物理)三个专业硕士生领域。近2年,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各专业的就业率平均为98.3%、95.2%和98.4%。

近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获“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省级金奖1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55项。

2020年我院共有应届毕业生262名,包括物理学(教师教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技术)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二、线上招聘形式

用人单位根据招聘需求,将企业营业执照公司简介和招聘简章等资料发送到学院就业联系邮箱:804228218@qq.com,如有需要咨询的问题或其他招聘形式,也可发送邮件至此邮箱,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与配合。

学院将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到学院公众号和毕业生工作群。

 

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全体师生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院的支持和肯定,热烈欢迎您通过线上招聘会选拔我院毕业生。

期待您的参与!

 

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0年31日

 

 

专业详细介绍

物理学专业

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及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学基础,受到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能在中等学校从事物理课程教学及物理教学研究的人才,具备在物理学,天文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能力。

主干专业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热学、普通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等。

专业特色:物理学专业是广州市特色名牌专业。依托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天文学、凝聚态物理),一个省级基础物理实验示范中心;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大,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对本科教育坚持以培养学生物理专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积极开拓学生科研能力,学生在本科阶段可加入物理学,天文学,材料科学等科研团队,助力成才。

职业发展方向:中学物理教师,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师、科学普及工作者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科学、计算机以及光电领域专业知识基础,能够综合运用光电器件与系统设计、光电检测、智能光电信息处理等技术手段解决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较宽的科技视野、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实践创新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光电领域发展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应用光学,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工程数学,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

专业特色:1.智能光感知,旨在适应国家重点推动的科技新宠——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精准的感知与识别能力;2.光电材料与器件,适应珠三角光电产业对高性能光电器件的需求,为信息、能源、生物等领域的前沿发展培养人才。

职业发展方向:在光电检测与传感、光电成像与识别、光电材料及光电器件、光学设计、激光应用、光通信、光电系统集成等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管理、销售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

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掌握数学及其他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营维护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EDA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移动计算与5G移动通信、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专业特色:专业涵盖物联网感知层(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核心控制等)、网络层(包括传感器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和应用层(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相关理论和工程实践知识。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研究和学习如何对物联网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路由、捕捉、处理、分析、挖掘和云计算,实现智能物联网的构建和通过网络远程感知或控制对象。以“聚集物联、立足基础、产学结合、持续创新”为培养方针,形成三个主要发展方向体现了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层)、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层)、智慧城市技术(感知层及物联网系统)。通过优势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形成了科研和教学相互融合以服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的特色,在省内专业排名稳居前列。

职业发展方向:物联网产业和相关行业、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开发、架构设计、创新创业、培训或教学、技术管理、技术推广和产品营销等工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