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低温氨气传感器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4-11-04 10:58 潘书生 


 

作为一种优异的储氢介质及理想的无碳能源选项,氨气(NH₃)的检测与传感技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氨气通常以低温液态的形式进行储存与运输,开发能够在室温或低温环境下灵敏响应的传感器,对于实时监测氨气浓度及泄漏情况至关重要。目前,基于半导体氧化物的氨气传感器在性能上已取得了显著提升,但仍普遍面临着工作温度偏高(~150°C)及选择性不足等挑战。尽管已有研究通过掺杂、构建纳米复合结构等手段,成功研制出了接近室温(~35°C)工作的氨气传感器,但这些传感器在灵敏度和选择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方法制备出钨/氧化钨(W@WO₂.₉₂)核壳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组装了氨气传感器。该结构中,金属W与半导体WO₂.₉₂之间形成了内部欧姆接触,为表面层的WO₂.₉₂提供了充足的电子,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氧化钨的气敏性能。在室温(25°C)条件下,W@WO₂.₉₂传感器对100 ppm浓度的氨气展现出了高达72.6%的响应度,且其检测下限可达730 ppb。即使在低温(5°C)环境下,该传感器的响应度也依然保持在55%,这对于低温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的氨气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传感器在面对11种潜在干扰气体时,也展现出了优异的选择性。

本研究提出的内欧姆接触的核壳结构实现高性能氨气传感器的策略,为室温/低温工作氧化物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上述研究成果以题为“Low Temperature Ammonia Sensor with Exceptional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Based on W@WO₂.₉₂ Internal Ohmic Contact Core-Shell Nanostructures”的论文,成功刊登于传感器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材料工程专业2021级研究生吴悠。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400524015223

 

 

 

1(a)W@WO2.9225℃100 ppm氨气的响应-恢复曲线,(B)在25℃2 ~ 100 ppm氨气的瞬态响应-恢复曲线,(c)在25℃2 ~ 100 ppm氨气的响应度和对1 ~ 10 ppm氨气的线性拟合曲线,(d)在25 ~ 200℃范围内对100 ppm氨气的气敏响应度和电阻变化;e)在25 ~ 50℃范围内对100 ppm氨气的气敏响应度和电阻变化。

 

2W@WO2.92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对100 ppm氨气的响应-恢复曲线:(a25℃;b10℃;c5℃

3(a)W@WO2.9225℃下对100 ppm不同气体的响应度;b)在25℃下对20 ppm氨气的循环响应-恢复曲线和气敏传感器的电阻;c)长期稳定性曲线;d)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100 ppm氨气的响应度和电阻变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