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综合测评条例
(2019年10月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综合测评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培养有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条 本条例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广州大学学生综合测评条例》(2017年7月修订)等文件的精神而制定,结合实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评估,体现高等教育和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第三条 综合测评的内容由学业表现和综合表现两部分构成,在综合测评成绩中分别占75%和25%。
第四条 综合测评是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各班级学生按综合测评排定名次,学校根据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和名次进行评优、评奖和毕业生推荐工作。
第五条 综合测评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遵循全面准确、简便易行的原则,逐步实现对学生管理的规范化,促进学生教育管理的协调和统一。
第二章 学业成绩测评
第六条 学业表现分由学业基本分乘以75%后计入总分。
第七条 学业基本分根据一学年的所有课程总评成绩按以下公式计算:
A科成绩xA科学分+B科成绩xB科学分+……
学业基本分= ——————————————————————--
A科学分+B科学分+……
(其中,考查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按90, 80, 70, 60, 50分计算,补考或重修的课程按首次考试成绩参评,缓考科目成绩计入实际考试学期。)
第八条 经学校批准试读者,其综合测评只算成绩,不参加排名。
上完第一个学期转入新学院继续修读第二学期的,综测评优工作由新学院完成;对于上完一整个学年转入新学院开始修读新学年课程的,综测评优工作由之前所在学院完成。交换生成绩按教务办换算后的成绩参与综测排名。
第九条 各系的教育教学实习、实验操作、社会调查、野外实习、专业实践等实践性环节均计入综合表现部分。
第三章 综合表现测评
第十条 综合表现包括行为表现和突出表现两个方面,占总分比例为25%。
第十一条 行为表现由基本分和扣分两部分构成,计算公式为:行为表现分=日常行为的基本分-扣分。其中,日常行为的基本分为15分,每位同学的测评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十二条 行为表现的扣分有如下七项,扣分累计不超过15分。
(1)凡参加非法组织或非法游行示威或因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被公安机关拘审者,行为表现分以0分计。
(2)开除党籍团籍处分者,行为表现分以0分计。
(3)受党内、团内或班级以上公开批评者,扣2分;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者,扣5分;受记过和留校察看处分者,扣8分。在党内、团内受到上述同等处分者,参照此分值执行。
(4)凡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和规定参加的集体活动,未经请假而缺席或不提交调查报告者,每次扣1分。
(5)凡因宿舍脏、乱、差,在学校文明宿舍评比中不达标,全体成员每人每次扣1分。凡宿舍内同学违反学校宿舍管理规定,使用违规电器及饲养宠物等情况,全体成员每人每次扣2分。该项以经学校通报发文的名单为准。当学年内第一次被学校通报批评,尚保留当学年的评奖评优资格;当学年一次以上(不含一次)被学校通报批评,取消当学年的评奖评优资格。
(6)每旷课(含实验课的教学实习、早读等)一课时扣0.4分,迟到、早退每次扣0.15分;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他人学习者,每次扣0.6分。
(7)有其它违反校规校纪和各种不道德行为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扣分。因同一错误受到两种以上处分或者有两条以上的条款规定要扣分的,扣分只计最高一种。
第十三条 凡有以下突出表现行为的给予加分。如班级个人最高分不足10分(包含10分),以实际分计算,如班级个人最高分超过10分,则按

(一)创新实践能力
1.在期刊上以广州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论文或作品并见刊的,按照下表计分。如果第一作者是指导老师,第二作者视为第一作者。
|
第一作者 |
第二作者 |
第三作者 |
第四作者及以后 |
SCI收录期刊 |
4 |
3.5 |
2.5 |
0.4 |
EI源期刊 |
3 |
2.5 |
1.5 |
0.3 |
中文核心期刊 |
2 |
1.5 |
0.5 |
0.2 |
其他期刊 |
1 |
0.5 |
0.25 |
0.1 |
2.在学术会议宣读论文者,市级(含市级)以上计1分,市级以下计0.5分。
3.代表学校或学院参加科技知识、学科竞赛及小制作竞赛活动、文体活动(针对政府行政、教育部门主办的比赛,或政府、教育部门下发的比赛文件的比赛,或教务处备案的专业技能竞赛。)获奖者按以下细则加分。

4.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按下表标准加分, 第二位及以后的发明人按相应分数1/2计算,同一作品重复参赛不重复加分,取最高分计算。

5.向校级及以上正式出版发行的非学术性报刊稿被录用者,每一篇计0.3—0.6分。加分国家级0.6分,省级0.5分,市级0.4分,校级0.3分。以个人名义(非活动推文)在学院官方平台(含团学公众号)发表,每篇计0.1分;被学校官方平台转发每篇计0.2分,学院和学校的加分可以累加,但同一文章、同一级别只加一次分。投稿不计分。
(二)专业技能
在当前学年,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加0.5分,六级证书加1分;计算机等级证二级加1分,三级加1.5分,四级加2分(各只加一次分),其他考级不予加分(包括普通话、心理学、教育学考级选修、驾驶证等)。
(三)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最高分3分)
对担任学校、学院、系、班、社团等各类学生干部/干事满一年,业绩突出,学院可根据加分细则和实际考评情况给予加分。
加分细则:

备注:
(1)所有职务加分材料必须盖有学院团委或以上单位公章为有效材料。
(2)学院外的各类社团加分按照校社联审核,上交到学院的考评资料为准,凡校社联的考评资料上没名单的社团干部不予加分。若社联考评资料给学生本人的,学生本人应在规定时间内主动交给团学组织部,超出时间没有上交的,社团干部不予加分。
(3)学院内社团的加分必须有负责该社团的老师以及学院团委学生会负责人的审核签名、院团委盖章方为有效,过时不补加。
(4)所有职务任期满一年者,予以加分;不满一年者,由相关负责老师评定。
(5)担任多项职位的干部,第二职位的得分*0.5计入干部分,第三职位不加分。
(6)宿舍内同学有违规违纪现象宿舍长不加分。
(7)学校十佳、学校十佳提名、学院十佳 加2分,此三类不重复加分。
(8)以上学生干部年度考评等级中“优”的比例占所在部门名额的40%。
(四)精神文明奖励(精神文明奖励最高分3分)
1.对参与行政部门、学校、学院组织的精神文明活动,做出贡献并取得成效受到表彰的团队及个人(如先进个人、先进团队或先进集体),学院可根据加分细则给予加分,工作人员不加分:

注:1.凡是以综合测评成绩为标准评出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不再给予加分。综测小组成员的加分应考察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以学习部的考核结果为准进行加分。内务检查优秀宿舍名单以每周学校宿舍检查情况通报为准。
2.凡涉及行政部门、学校、学院举办精神文明类活动加分,证明材料必须有学校行政部门的盖章,非学校组织的必须有行政部门的盖章,每次加0.1分。
第四章 综合测评实施办法
第十四条 学生综合测评每学年评定一次,统一安排在下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内完成。综合测评涉及内容的时间应为上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时间范围外的,当次测评一律不算。毕业班最后一学年的综合测评及评奖评优工作在毕业前进行。
第十五条 每位学生都应认真地按照综合测评的条例要求进行自我总结,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测评,认真计算和核实本人的各项学业基本分、加分和扣分,并将自评结果(包括加分的证书电子版证明)交班级综合测评小组审议。
第十六条 各班级成立综合测评小组,由学习委员牵头,班长、团支书等班委及若干名学生代表组成,班主任负责具体组织,辅导员进行协调指导工作。综合测评小组职责为:计算本班学生的学业基本分和突出表现分中的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精神文明奖励分、汇总、整理并审核本班学生的加分证明。综合测评小组将初评结果向本班学生公布,学生在三天内提出质疑,如确有错漏,应予以更正,并公布第二榜。学生经过核实,如无异议,在测评表中签名确认。公示期过后,综测小组将测评情况上交学院。
第十七条 凡在综合测评中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其情节,除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外,另在其总分中扣5-10分,并取消该学年评奖评优资格。
第十八条 本条例解释权归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所有。
第十九条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条例同时废止。
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9年10月24日